技術分享 | 高溫期草魚拉網後,池塘急救管理要點

拉網過程中,底泥被攪動,大量有害物質(氨氮、硫化氫等)釋放,魚體體表黏液易受損,此時需聚焦”增氧、抗應激、防感染”三大核心。
拉網後水體耗氧量驟增,底層缺氧風險極高,并且會釋放大量有害物質(氨氮、硫化氫等)。
- 立即開啟增氧機,保持24小時不間斷運行,至少持續2-3天;
- 向池底淤積區撒增氧劑【氧寶】(建議用量3-5畝/袋),快速緩解底層缺氧問題。

拉網會導緻魚體體表黏液脫落、免疫力下降,易受水黴、細菌侵襲。
- 拉網結束後1小時内,全池潑灑水産用維生素【解維寶500】(抗應激類,建議2-3畝/袋),幫助魚體快速修複黏膜、提升抵抗力。

魚體傷口和渾濁水體易成為病菌溫床,需選擇溫和、無刺激的消毒劑。
- 拉網後6-8小時(待魚體稍恢複),全池潑灑碘制劑【碘附】(建議8-10畝/瓶),抑制水黴菌和細菌繁殖;
- 避免使用強刺激性消毒劑(如強氯精、二氧化氯),防止加重魚體應激。

拉網後水體易渾濁發黑,氨氮、亞鹽可能飙升,底泥中的有機廢物也需及時處理,重點做好”調水、改底、補菌培藻”。
- 使用水體解毒劑【護水寶】(建議8-10畝/瓶),通過絡合作用降低水體中重金屬和毒素含量;
- 若水質惡化嚴重,可連續使用2-3次,快速改善水體渾濁、發黑等問題。

攪動後的底泥含大量有機廢物,需分步驟處理:
- 先用含鐵的底質氧化劑【澳鐵】(建議15-20畝/袋)氧化底泥,殺滅底層厭氧菌;
- 隔天補充生物底質改良劑【靓底寶】(建議20畝/桶),強化有機廢物分解,避免二次污染。

消毒後水體有益菌藻群落受損,需及時補充:
- 消毒48小時後,潑灑光合細菌制劑【光合淨水寶】(建議10畝/桶),恢複水體微生态;
- 選擇晴天上午,補充新的藻種和藻類營養劑【壯藻膏】(建議20畝/桶),培育優質矽藻、綠藻,穩定藻相和菌相。

此階段需密切關注魚體健康狀态,調整投喂策略,減輕魚體消化負擔。
每日檢查魚群是否有離群獨遊、體表充血、鰓絲腫脹、肛門紅腫等異常,發現問題及時處理。
拉網後魚體消化功能下降,需循序漸進調整投喂量:
- 投喂量從低到高逐步增加,約1周左右恢複至原有水平;
- 投喂過程中,可在飼料中添加水産用維生素預混合飼料和丁酸梭菌制劑【漁甘霖+丁酸寶】(一組搭配2包料),連續投喂1周,幫助護肝強體、改善腸道功能。

拉網後的穩定需長期維護,重點做好水質監測、底質改良和寄生蟲防控。
關鍵指标需控制在警戒值内:
- 溶氧:持續保持4mg/L以上
- 氨氮:不超過0.5mg/L
- 亞鹽:不超過0.1mg/L
- pH值:維持在7.5-8.5之間
高溫期每7-10天進行1次底質改良:交替使用生物底質改良劑和化學底質改良劑【靓底寶/澳鐵】,高效分解底層有機物,避免底質惡化。

拉網後7-10天是指環蟲、車輪蟲等寄生蟲高發期:定期鏡檢魚體鰓絲黏液,發現蟲體後,選用中草藥驅蟲劑或低毒化學藥劑,嚴格按說明使用。
- 拉網後立即大量換水:溫差和水質突變易引發二次應激;
- 濫用抗生素消毒:會破壞水體菌相平衡,加重池塘負擔;
- 過早恢複足量投喂:可能導緻魚體腸炎、肝腫大。